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专家观点

尹冬梅:用劳动教育新要求指引高校实践育人

2021-09-06
用劳动教育新要求指引高校实践育人
尹冬梅
 
[摘  要]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要引领学生认识历史进步、增强阶级认同、站稳人民立场、弘扬奋斗精神、坚持才能报国、追求幸福生活,要把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用劳动教育新要求指导实践育人,构建实践育人的目标内容、平台支撑、政策保障、协同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办学方向和教育原则。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高校落实中央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新要求,要以实践育人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系统谋划、加快体系构建。
 
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重视劳动教育,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展我们党的劳动教育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劳动和劳动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阐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首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刻理解劳动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和财富创造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无产阶级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把热爱劳动、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这些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通过体验和思考升华到理论认知、政治认同上,巩固自己的劳动者属性,坚定正确的阶级立场。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我们要实现奋斗目标、开创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依靠劳动,必须始终为了人民、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都必须尊重;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创造,都值得鼓励。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就要把人民立场、人文关怀和劳动情怀融会贯通,通过劳动实践,体认和坚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树立和强化向劳动人民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的观念,学会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是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伟业,以主人翁姿态报国强国的主要途径。新征程赋予广大劳动者为国奋斗的光荣使命,也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社会风尚,必将激励广大劳动者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也会对青年一代增强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除了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品质,还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
 
劳动教育,归根到底是教与学的过程,是价值、知识与才能的统一,是立身、立学、立业的统一。劳动者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劳动观念,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既要以学促干,肯学肯干肯钻研,懂得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劳动中发现广阔天地,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也要以干促学,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勤学苦练、深入钻研,适应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立于人生不败之地。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的“幸福之歌”,必须用劳动来谱写。这是因为人间的美好梦想要通过辛勤劳动实现,前进的困难障碍要通过创造性劳动破解,生命的光彩辉煌要通过诚实劳动铸就,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大学生在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获得追求幸福的能力,将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诚实劳动作为自觉行为。
 
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哲理具体化、个性化、场景化,经过教育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大格局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党中央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育人这一根本,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深远考虑和切实要求。
 
一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导向。劳动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劳动教育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目的。一方面,只有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才能担负现代社会大生产,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活动,通过劳动,将实现人的智力与体力的有机结合和自由发挥。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二是把德育为先、五育并举作为根本途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全人”整体目标,也是一个内容整体。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功能,是其他四育所无法替代的,但必须坚持以德为先、以劳育德,发挥好劳育的德育功能,实现劳育与德育及各育有机融合,以劳育支持德育的发展。三是把个体创造、“苔花”使命作为根本追求。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体验式教育。每个学生都独一无二,每个人的体验也各不一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新时代劳动教育切忌工厂化培训模式,而要重视学生个性成长,努力发现、呵护学生的点滴创新创造。
 
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格局,是当前高校落实中央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任务。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必须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嵌入思政工作体系,提高融合度、精准度,形成德智体美劳诸育合力,加强学校政府社会协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以实践育人为主体。实践育人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行走的、活动的、现实的课堂。在实践育人场景中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学段的特点优势。一方面,推动“两个延伸”。向理论武装延伸,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向生涯教育延伸,强化创造性劳动、诚实守信合法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三个提升”。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做到生活独立、劳动自立,提升立身之基;通过生产性劳动锻炼提高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创造有价值劳动成果的经验,提升立业之基;通过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动奉献精神,提升立德之基。
 
以“三全育人”为目标。劳动教育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就要坚持全员理念,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发挥院系和教学一线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全过程理念,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和服务国家社会的大格局;坚持全方位理念,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工作体系,为形成更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以知行合一为路径。劳动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和学习认知规律研究,必须充分吸取教育教学领域的科学成果,在保留劳动生动鲜活特质的同时,不断提升育人的科学性、系统性。在教的层面,要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衔接相融合,通过突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自觉性。在学的层面,要引领学生掌握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服务式学习的方法,畅通学思践悟的“认知-行为”循环。

以合力供给为支撑。劳动是个体与社会的纽带,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征。办好劳动教育,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的直接联系,必须形成学校、社会、政府、家庭的协同机制。在资源供给上,各方要共建共享岗位资源,共同设计教育目标和育人场景。在成效评估上,要共同创新机制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形成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在育人环境上,要注重学习氛围营造和社会环境建设,引导学生认知社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劳动关系。
 
用劳动教育新要求引领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施行后,加强大中小幼劳动教育、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有了明确指针和工作要求。当前,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推动五育融合,必须加快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为发展高质量劳动教育提供体系性的支撑。
 
第一,构建目标内容体系。明确阶梯式的教育目标。理论认知和思想引导一以贯之,本科生应以开拓视野、提高能力为主,硕士生应以思维创新、学以致用为主,博士生应以知识服务贡献社会为主。建立规范化的内容体系。目前高校的实践教育教学项目,大体上可以分为国情考察、军事训练、专业实践、生产劳动、志愿公益、社会工作、创新创业、海外实践八类,绝大部分都可结合劳动教育展开。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主题设计,打破第一、第二课堂藩篱,构建内容界面丰富、物理空间广泛、时间安排灵活的全景式项目体系,规范人员、地点、方式管理。完善复合型的培养方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坚持意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统筹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要素,系统设计第二课堂各类实践实习项目,加强“能力点”设计,修订完善教育教学方案,规范各类实践育人项目标准,形成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的标准体系。
 
第二,拓展平台支撑体系。一方面,要突出课程教学实践设计。本科阶段,提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比重,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生阶段,推进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践教学设计,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双导师制”模式,健全研究生以专业知识和能力服务社会的机制。要针对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构建分类实践要求。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大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力度。拓展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规模、提升合作能级,突出对劳动教育的功能性保障,实现功能完备、总量保证、供需平衡。可以建立全校性的实践育人基地目录,明确建设标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基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
 
第三,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完善育人评价机制。梳理各类学生劳动教育要求和实践学分安排,形成学分认定、毕业学分审核机制。把劳动教育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明确考核办法、健全科学评价体系,突出劳动教育表现在评奖评优和就业推荐中的作用。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按学科特点和所属岗位,分类分层制定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实践和劳动教育的工作量要求,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取得一定成绩的指导教师,由学校进行统一表彰和专项奖励。强化资源配置机制。除了学校设立专项经费,还应发挥校地、校企合作和校友的积极性,建立资源多元统筹机制。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对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开展全覆盖安全培训,强化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安全保障。
 
第四,完善协同管理体系。强化校院联动管理。学校成立工作专班,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各院系各单位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特点,承担育人主责,明确目标责任、确保任务落实,拓展共建实践基地、持续建设品牌项目、加强规范过程管理、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分类管理机制。根据实践育人、劳动教育的不同内容和类别,建立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机制,明确教育管理主体、责任主体。完善校内外联动机制。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指导教师,切实加强校外导师在劳动教育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的综合指导。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依托校所合作、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等方式,实现校内外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作者尹冬梅,单位:复旦大学】
原载2021年第5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本文转自:中国高等教育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