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社会

马永红 张飞龙 | 学科整体主义与多元学科发展逻辑

2021-03-17

摘要:持续开展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大学学科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正确认识学科本质、学科发展逻辑等基本问题是高校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制度设计的前提。在学科发展历史中一直贯穿着整体主义与还原主义的思想纠葛。从历史视角和现实效果来看,整体主义的学科观更符合学科的本质。在认识学科整体主义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学科整体主义观点提出单一学科发展、在原有规制基础上发展、突破部分规制发展、新兴学科发展四类学科发展逻辑。


关键词:学科;整体主义;多元发展逻辑


一 引言


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是重心,人才培养是根本。深入吃透“学科”本质,精准把握多元学科发展逻辑,实施有效的学科建设方略,对于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推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必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当前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急于求成的心态不时出现,呈现强烈的学科还原主义、分散主义等倾向。受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学科建设、学科管理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很多学科在政府主推下从无到有并得以快速发展,学科管理及学科目录设置管理体系促进了现有学科的规范有序,但同时也为学科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规制和壁垒。众所皆知,学科的出现与发展,其目的就是引领创新和实现知识生产、传播及应用,促进世界的和平、繁荣与发展,但一旦学科被看成了固化的大学组织,争取更好资源维护既有学科利益就会成为已有学科前进的动力,异化了学科本质和发展逻辑,常常导致出现不利于学科持续发展的现象。例如,开展学科评估或评价,对于高校认识或比较自身某学科发展状态,从而调整、改进或坚守学科发展取向和建设取舍都很有裨益,是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和学科质量保障手段。但若过于依赖评估、追随评估会忽视学科整体性的本质,影响学科成长路径的适切性和持续性,进而造成学科生态的非稳性和易损性,如政府对于某高校或高校对于某学科的资源配置,如果与某些学科评估结果捆绑,排名高的学科能拿到更好的资源,在学校内部或与学科相关的校内外学科同行竞争中获得学科话语权,那么有时学校会为了趋附评价指标逐渐使得现有学科变得“窄化”“固化”甚至“弱化”。所谓“窄化”即抹杀了学科的特点,使得所有学科的发展理念与评价机构推出的评价技术趋同,学科发展节奏和取舍易随评价技术变化而产生阶段性的重组和调整,而无视学科本身的发展逻辑和特点,同时由于学科划分了强弱,区分了等级,会导致部分高校弱势学科被优势学科消解,不同学科发展范式趋向同质化。所谓“固化”即所有学科沿着单一逻辑发展,缺乏灵活和变通,如有些高校为了迎合评价指标,采取“丢车保帅”的策略,归并整合优势学科成果及材料,抹杀学科本身发展逻辑,忽视学科本质的整体性。甚至部分高校罔顾新兴学科的发展逻辑,一味追求学科排名或恐惧未来学科评价结果,纷纷选择抑制新兴学科学位授权点的新增,主动放弃学科发展的敏锐感知,宁可选择新增一些已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内已饱和的“老学科”。所谓“弱化”即大学内部的学科协同性、均衡性和优质性的博弈空间很小,学科生态活力不足,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弱化,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弱,例如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布的建设方案时会发现,所拟建设的学科群落集中度高,从国家层面上即可感知学科生态的发展整体性不理想;高校选择的学科建设的方式同质化同样严重,学科活力偏于应用学科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明显不足,弱势学科发展空间持续弱化,对于多学科的协同关注不足;同时如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或新兴学科的建设方案设计囿于校内的已有学科的合作,过于关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短期冲击,太多考虑评价结果的排他性和可能资源配置的竞争性,具有前瞻性未知学科发展的校际合作难以实现,在如此重大投资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历程里构筑了新的学科壁垒和学术藩篱,学科整体主义本质未能引起关注,学科可持续发展空间未能得以有效培育和重点拓展。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高校对于短期学科建设目标成效急切渴望、又有对于评价结果带来的社会声誉的功利取向和管理层面考虑,而其中一个重要症结也缘于我们对学科本质的误解错解,对于学科目录的过分依赖和对于现有学科的严厉固守。

持续开展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科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认识学科本质、学科发展逻辑等基本问题,是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有效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制度设计前提。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攻坚时刻,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学科意义,以学科整体主义观点理解学科全景、稳步推进学科建制、学科政策和学科评估活动。本文拟从学科本质认识的分野、学科整体观下学科本质的回归、多元学科发展逻辑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 关于学科本质认识的分野


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对学科的精准认识与把握并非易事。学科实质上是对科学知识的分类,但随着科学知识与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使得学科的本质错综复杂,愈来愈难把握。毛泽东的历史观表明:历史中包含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因此,以历史的眼光分析把握学科的本质,有助于更清晰、深刻地把握学科本质。

(一)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对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探索的历史,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生产、保存、传授知识的水平较低,对知识归纳、总结、分类的需求较低,随着知识的产生,学科在这一时期实质上已产生,以隐性的形式出现。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最早对人类生存的世界进行系统、周密观察的学派之一,提出对知识的看法,认为“万物皆数”,及整个宇宙的本原在于数,即共同的规律性。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知识的认识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西方哲学奠基者苏格拉底提出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人行为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柏拉图提出很多对后世意义深远的教育命题和理念。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知识是一种无分类的“知识总汇”,并从政治的角度提出,权利要和知识结合。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知识都含有一般理论的部分,只是在具体到自然事物、实践事物、创制事物这些不同的表现时,由于对象性质的不同,它们才被分成不同种类的知识,即物理学、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

长久以来,对于知识体系的认知是以柏拉图思想为主导的。直到13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学说才重现世间,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青睐,欧洲开始出现早期的大学,随着大学的建设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学科开始进入科学的研究范畴,并与大学建设紧紧结合在一起。早期大学有文学、法学、神学、医学四大学科,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学科诞生,开创了以分科的形式培养人才的时代。中世纪的欧洲具有高度分权的特点,因此“分权”是中世纪欧洲社会发展的主题。只要具有共同利益的人出现并越来越多,就会组成各种各样的行会,来确保自身的利益。这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对当时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大学学科专门培养教师、牧师、律师、神职或者行政官员,具有十分明显的功利化和职业化取向。14-17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以及封建制度的解体,欧洲的大学建设和学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人们一方面开始寻求新的知识以抨击封建禁锢,另一方面开始由关注“神”转向关注“人”,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学科开始快速发展。经院哲学受到巨大冲击,语言、文学、伦理、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得到飞速发展。行会、学会、刊物、图书等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共享。17-19世纪,作为知识的分支及教学科目的学科开始发展,同时学科的内涵不断丰富,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内涵基本一致。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实验和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知识发展迎来大爆发,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制度化学科的需求,现代学科正式建立。

中国对知识分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知识分类的认知之一。汉朝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也成为南北朝时期科举制的科目,唐宋时期科举制的主要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墨义、策问、诗赋等。这种对知识的分类与现代“课程”的概念较为接近。明朝永乐皇帝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之一,书中把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知识财富按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等分类方式记录。《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现代中国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血脉和源头。中国传统上更倾向于对知识进行指令型的分类。

(二)对学科认识的根本分歧

通过对学科发展历史的梳理发现,对学科认识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学科整体主义和学科还原主义的纠葛,对学科认识的不同,根本上是学科整体主义与学科还原主义的分歧。

1.学科整体主义

整体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整体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都有应用。整体主义强调系统的、全局的意识,但不否认个性和独特。赫拉克利特及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观是整体主义的理论渊源,在《论自然界》中赫拉克利特提出“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随后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详细地论述了整体观,他认为部分包含在整体之中,且相对于整体来说,部分往往是潜在的东西,部分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对整体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它的组成部分,更要考虑部分之间的关系。到了近代,整体主义进一步朝着系统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霍尔巴赫认为人类存在的自然,本身就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的配合及不同的运动的集合而产生的大整体。康德同样坚持整体主义,认为事物的部分只能依赖整体而存在。与康德同时期的哲学家多推崇知识论的原子主义,知识论的原子主义认为知识是由部分组成,对知识的认识是以认识部分为前提。康德的知识整体论为知识的真理性、客观性奠定了理性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黑格尔的整体主义更为深刻和全面,黑格尔的整体主义观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世界万物,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自然界,都是内在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其二,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依赖整体的存在而存在;其三,部分一旦脱离整体,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整体;其四,割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能正确理解整体;其五,真理只有作为系统出现,才是现实的。

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蕴涵相当丰富的整体主义思想,宇宙、阴阳、五行都是整体主义思想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整体主义支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早在《周易》中就提出“有天地,然后万物生长”。在《周易》中,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联系不断变易的整体,这个复杂的整体一律可以纳入由阴阳两爻组成的二十四卦中。这个整体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路径发展。体现出中华民族以整体视角掌握宇宙规律的思想。《周易》作为大道之源,其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学是中华文化整体思想的另一直观的体现。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并将人体视作气、形、神的统一体。中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内含着“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换句话说,中医学是运用宇宙万物的共性,使人的身体达到阴阳调和。汉字同样是中华文化整体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由图形到笔画、由象形到象征、由表形表意到形声的变化。汉字体现了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的高度一致。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除了思想方面,还体现在中华传统建筑、文艺、军事等方面,塑造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整体主义的学科观即运用整体主义观点把握学科产生、发展的规律。目前学术界对学科整体主义的论述较少,本文尝试提出学科整体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学科整体主义坚持的是宏观的学科观。对学科的认识与研究,需要始终坚持整体地、全局地、历史地看待学科。学科归根到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规范性知识系统,全部的学科本质上连接着人与客观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部学科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作用,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寻找学科间共性,坚持学科整体主义,有利于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其次,学科整体主义坚持学科的发展是自然的过程,学科不会独立存在,总是与其他学科相互交织、相互联系。囿于政治经济体系人为对学科规制化,在一定时间和阶段有利于既定学科的快速成长,但过于强化学科壁垒也会限制学科的发展活力,阻碍学科与学科的交织、联系。最后,学科整体主义认为只有尚未认识的学科,没有不可认识的学科。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发展的制约,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所以存在尚未认识的学科。但由于学科具有整体性,新的学科往往是现有学科经过交叉、分化形成的,常常还会呈现或异化或突变的形态,因此尚未认识的学科是一种潜在的或隐性的,其实质上是尚未在组织形式上建立或尚未显性,并不是不存在。

2. 学科还原主义

还原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现象、事物、系统可以通过认识其组成的部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即将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将整体还原为各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还原主义认为部分是什么样,整体就是什么样。还原主义在物理、化学、哲学、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有体现。还原主义的思想可追溯久远,但正式提出是来自1951年美国逻辑哲学学家蒯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还原主义在西方一度盛行,笛卡尔崇尚分解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方法论》中提出,过于复杂的、难以一次性认识的事物,可以把其分解成足够小的问题,分别加以分析,然后将对小问题的分析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获得对复杂问题完整、准确的认识。培根的经验主义自然观主张,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建立“真正合法的婚姻”,用理性的方法消化感性材料,得出真正的公理和概念。培根的经验主义自然观是还原主义孤立分析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牛顿力学机械论认为,自然界的物质互不联系并且静止不变,一切的变化只是量变和位置变化,并且主张从物质的原因解释自然界本身,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牛顿力学观盛行的时代是还原主义发展的高峰,古代朴素的宇宙观被“世界由不同层次基本单元构成”的观念取代。还原主义在现代科学中有大量成功的运用,但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思想,其内含的“事物无限分解”的观点,势必容易割裂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关系,难以如实认识事物的真实状态,最终走向“人类中心主义”。

还原主义的学科观是还原主义在教育领域、学科建设领域的应用,随着科学主义日渐盛行,学科还原主义一度成为学科建设的主流哲学基础,从而形成划分专业、学科的传统。还原主义认为学科均是独立产生与发展的,学科是独立的个体,学科可分。学科划分已经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分割知识的理性方法,在这一趋势下,学科的知识壁垒和组织分化日益细化、精确化和制度化,同时出现了另一种反向趋势以阻碍学科间交叉、融合、整合,成为知识进一步发展的藩篱,不仅降低了知识的复杂程度,还误导了学科发展逻辑。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学者指出,我们所遭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多学科的,通常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在还原主义理念下,学科各自为营,有着特定的范畴和范式,越来越难以和其他学科通力合作,更遑论在我国学科评价体系下,因成果排名、报奖等人为因素导致学科间的合作破产。

三 整体观下学科本质的回归


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需坚持整体主义的学科观。坚持整体主义的学科观可在更大程度使学科本质得到回归,进一步提高对学科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而在更大程度上释放学科活力。

(一)学科本质上是自然的过程

整体主义的学科观认为,人与学科是整体,人类解放自我的过程即是对学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人类不能决定学科的产生、发展,但人类可以认识、运用学科。循此逻辑,学科是自然物,是本来就存在着的,人类随着实际需要和认识水平的提升,不断揭示新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知识范畴。因此,任一学科在产生之前就积累了大量的人类知识,并与现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与还原主义“产生一个学科,发展一个学科”的主张不同,整体主义认为学科始终是存在的,只是人类对其的认识有先后。

坚持学科的本质是自然的过程,即坚持学科自然发展,给学科自由发展空间。人类知识是整体,是交错、联系着的,难以以特定的标准进行绝对的划分、切割,学科作为知识分类的标识,是按照某一行业或知识领域的习惯进行的划分,是粗浅、简陋的划分。量子论创始人M.普朗克就曾提出,“科学知识是有机的整体,之所以被分类不是科学知识自身的特点,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各个知识门类都存在着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打断的链条。”因而,机构或团体参考学科目录以学科为单位对知识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便于知识的管理和传播,但长远来看定会阻碍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学科的自然发展,给予学科自由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科健康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给学科自由发展空间不意味人类没有主观能动性的“无为”。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提高人对学科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遵循学科发展逻辑,减少人为干预,能够真正促进人与学科的和谐发展。目前国际典型的三种学科目录的形成路径,反映了对学科本质认识的差异。第一种是统计型目录即生成性的目录,当前多数西方国家采用统计型目录,这类目录以高校自发形成人才培养或科学研究目录,国家统计或教育部门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统计,也为其他学校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第二种是指令型目录即构成性的目录,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是比较典型的指令型目录。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而制定。第三种是指令型和统计型相结合的学科目录即生成与构成相结合的目录,部分国家学科目录既有一定的指令性也有一定的统计性。如法国学科目录既有政府强制规定的学科目录,同时高校也具有足够的自主权。如何兼顾学科自然成长规律和短期学科速成响应需求、综合学科规制的相对稳定和世界新认知带来的知识学科体系重组,是我们一直需面对的问题和任务。

(二)学科本质上是为现实建立是非标准

整体主义的学科观认为,学科与客观世界是整体,学科的本质在于不断为现实建立是非标准。学科与科学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范畴,学科与科学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科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实践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预测,学科是对科学的划分,促进科学知识更高效的传播、交流。简单来讲,科学就是把一切未知变成已知,学科知识就是科学的核心内容。在宏观层面上,学科面对与回答的是客观世界与人类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全部学科有着共同的使命和目的。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化,学科体系不断调整甚至改变原有的认知和体系结构,学科体系整体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科整体的表现形态和特征,如学科结构、学科内容、学科关联等,也会有所不同,会出现阶段性的学科规制和范式,体现学科基于现实的是非标准。

(三)学科本质上需要通过交互才能构成真正的人类知识体系

整体主义的学科观认为,学科与学科是整体,孤立的学科并不存在,学科只有通过交互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人类现有知识体系是经过演绎、归纳形成,即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逐步演绎、归纳而来。人类知识体系演绎、归纳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对客观事物及其之间关系的认识速度也越来越快,人类知识体系越来越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因而学科亦是由基本原理经过演绎、归纳而成,具有多元多样的联系。未来学科的进一步演绎、归纳,必然基于现有学科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总之,交互是学科的生命线,是人类知识体系的生命线,学科的本质就在于不断解构原有类别,并不断重构新的类别,这也是整体主义在学科本质方面的典型主张。

坚持学科的本质是交互的过程,即坚持通过学科交叉来反映和持续构建真正的人类知识体系。从本质上讲,人类知识体系具有整体化的特征,所以作为人类知识体系划分的学科是互相联系着的,具有无限包容性、和谐性的特点。由此可见,对知识进行绝对的稳定的类别划分在一定时间和阶段是合理的,但同时要注意到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科、知识发展规律背道而驰,而倡导学科交叉,运用综合思维应该成为解决人类面临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金钥匙”。

四 多元学科发展逻辑


多元学科发展逻辑即学科结构的解构与重构的逻辑,依据学科整体主义的观点,高校学科发展逻辑可以有单一的新学科发展逻辑、原有规制基础上的发展逻辑、突破部分规制的发展逻辑、新兴学科的发展逻辑等多元选择。

(一)单一的新学科发展逻辑

单一的新学科发展逻辑是指知识发展的新领域,是一种未然的状态,即尚未成长为新兴学科,或尚未被认识的新兴学科,具有探索、试错性质的学科往往沿此逻辑发展。人类知识的开发是渐进的、螺旋的过程,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新知识重塑甚至推翻旧知识,所以知识的发展是蔓延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所有的新知识、旧知识、尚未认识的知识都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新领域知识的出现到被人类认识再到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新知识、新学科的认识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甚至反复试错的过程。需特别指出的是,单一的新学科发展逻辑并不是与其他学科毫无关联、独自发展的学科。存在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与其他已有学科交叉重叠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到其具有强烈的独特的研究范式,依据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方法,从而成为新的学科;二是现实需求催生了一种独特学科的产生,看似与其他已有学科毫无瓜葛,用现有学科的某一范式无法解释,或寄希望于创造性提出学科新范式,或采用多种现有学科的组合范式进行集成创新。数字媒体技术或艺术学科因其自媒体独特性,使得其学科的整体研究方式、学科发展范式显著有别于传统学科。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就是较为典型的单一学科发展逻辑案例。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形势复杂多变,保卫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安全成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但早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开始出现时,网络空间安全就成为新的知识领域,其长期在信息科学学科的荒原处生长,发展逻辑格格不入。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空间安全在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通信与信息等学科交错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特有的研究范式和发展逻辑。美国最早正式开设网络空间安全项目,在2008年就开设了四年制学士/硕士的网络空间防御项目(CAE-CD,National Centers of Academic Excellence in Cyber Defense)。在2012年设置了网络空间操作(CAE-CO,National Centers of Academic Excellence in Cyber Operation)学术优秀计划,作为CAE-CD的有效补充。英国在计算机类专业全面融入网络空间安全基本知识单元,以满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对人才的急迫需求。2015年我国正式设立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并在2016年开始招生,使得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原有规制基础上的发展逻辑

原有规制基础上的发展逻辑指的是,学科知识会根据理论与实践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绝大部分基础学科发展遵循的逻辑。基础学科研究的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但其研究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原有规制基础上的发展逻辑的学科,往往是具有相对固定性,且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领域,具有最广泛的应用,因而其发展相对稳定。

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往往照此逻辑发展,在不同时期不断发展出新的学科,如数论、量子力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上述学科有着数百年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堪称学科界“贵族”。基础学科是人类最早开始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产物,是科学知识系统的基础,具有抽象性、普适性的特点,其余学科基本都以上述学科为基础。经过长期发展,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反复得到验证,因而其发展逻辑较为稳定,基本上是在原有规制基础上发展。规范的学科体系建立以来,上述基础学科就建立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学科规制,并且始终遵循着此规制进行发展。当前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这项重大改革是我国顺应学科发展规律的深刻体现,将为我国教育事业增添巨大的活力。

(三)突破部分规制的发展逻辑

突破部分规制的发展逻辑指的是学科在发展进程中,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会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相应调整。这是因为组成学科的知识、组织、规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逐步去除不适合其发展的部分,并新增顺应时代潮流的部分,但总体来说是突破部分规制基础上的调整。应用学科往往遵循着突破部分规制的发展逻辑。应用学科是指解决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学科,这类学科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实践中试错、探索。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这类学科最大的特点,因而总是在实践中调整本学科的部分规制。

工程类、管理类、设计类等学科往往按突破部分规制发展的逻辑。这类学科往往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并且有长期在其他学科门类下发展的历史,具有较为稳定的理论基础和前进方向,但是由于此类学科的终极价值在于实践应用,所以实践的变化会使这类学科通过研究对象的范围、层次、内容、关注点等的扩展和变化,以突破部分规制得以发展,如生物医学工程、金融工程、工业设计学、统计学等。在我国,艺术学很长一段时期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是由于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且艺术学与文学充满理性和强逻辑性的学科特征基本吻合。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艺术学研究对象越来越广,图像、声音、动作等均可展示艺术成果,艺术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突破文学范式、文学门类的规制,在保持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设立新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

(四)新兴学科的发展逻辑

新兴学科的发展逻辑指的是学科在发展进程中,不同类别的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具有新研究对象、新研究方法的学科。随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各国为抢占科技高地,敏锐地开设新兴学科,往往是先设学科后建规制。笔者曾提出,新兴学科的发展逻辑至少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为折返推进式,新兴型、应用性学科融合传统型、基础性学科推动着新兴基础性学科产生、发展;第二种为折返衍生式,传统基础性学科在应用到实践发展过程中衍生了新的基础性学科;第三种为沉积式,新兴的应用性学科不断积累沉淀产生新的基础性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是突破原有规制的发展逻辑,即建立全新的学科规制或从现有学科体系的荒原处突生。但这也不意味着新兴学科是无基础的,与其他学科毫无关系的,相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兴学科都需要基础学科的有力支撑。

移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互联网金融与管理等学科即遵循新兴学科的发展逻辑。从学科目录可以观察新兴学科获得的制度性认同状态,如美国2020年统计的学科目录CIP为新兴学科留下发展空间,可以先设立后进入目录。美国的学科授予单位基本上都可根据学科发展逻辑自行开设新兴学科项目并颁发相应的学位。我国亦于2011年允许学位授予单位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二级学科,后续“双一流”建设大学中已有部分大学具有了自设一级学科的权限。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交叉学科已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识。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在我国最新学科目录中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是对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亮明旗号”。

学科的发展,理应建立在对于学科本质的整体观理解基础上。无论学科在发展中采取哪种学科发展逻辑,都有其发展合理性。单一的新学科发展、在原有规制基础上的发展、突破部分规制的发展、新兴学科发展这四种发展逻辑互为支撑,互有转化。任一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仍会面临新一轮解构和重构,而正是这种变化,使得学科的体系更具活力、生命力和整体性。


注: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