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华文化,青春延续”中华文脉实践团成员携手第一师十一团中学的少先队员们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倾听老兵故事,深入学习沙海老兵“扎根兵团、热爱兵团、屯垦戍边”的崇高精神,通过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沙海老兵进军和田起点,研学师生通过实践团团长的讲解,重温了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1800余名官兵毅然选择徒步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历时18天,行程790多公里,胜利完成平叛任务,解放和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图为实践团和研学少先队员共同学习沙海老兵解放和田历史)
随后,实践团成员带领研学师生怀揣着对先辈的敬仰与追思,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意义的征途,重走老兵之路,亲身体验那份沉甸甸的历史重量。
(图为实践团和研学少先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重走沙海老兵路)
在沙漠文化研学中,实践团成员带领同学们认识梭梭树——这种被誉为“沙漠卫士”的植物,其坚韧不拔的特性正如老兵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了解红柳的根系可以深入地下30米汲取水分,就像当年驻扎在这里的老兵们,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观察新引进的四翅滨藜——这种植物不仅能固沙改土,还能作为饲料带动当地畜牧业发展,象征着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使命。
夕阳西下,此次军垦文化研学活动接近尾声。实践团的大学生和少先队员们一起在沙海中种下四翅滨藜树苗;通过沙画绘出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老兵精神正在新时代的屯垦戍边接班人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团和研学少先队员通过沙画绘制天安门)
本次军垦文化研学活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青年中赓续流淌,让“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在沙漠的广阔舞台上生动展现,让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着青年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生命之花。图片由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 李婧、王雪菲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