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研学资讯

新时代背景下新建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2021-0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劳动教育的核心或者本质目标应当是劳动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劳动教育,既培养吃苦精神、奋斗精神,又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是渗透一切的东西。”本期研讨,邀请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课程团队作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新时代下新建校劳动教育的背景


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的建设,就是汇集各方生产劳动与智慧劳动成果的结晶。这里的教育教学空间,不是基于物理空间的简单应用,而是实现育人功能的丰富课程资源。传统的学校通常会将声、光、水、电等管线,以及斜撑封闭在墙体和屋顶内,中车分校直接把建筑材料当做教材,让孩子们直观的看到,了解建筑的结构与功能。从施工现场搜集的建筑材料,成为建筑课程的展示内容,在学校大厅里,型钢、混凝土、涂料、砌块,木地板,孩子们随时可以看到,听到,摸到,闻到,有趣的建筑材料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兴趣的种子。


校园的植物都取材于小学阶段的课本,和植物相关的科学知识,文学知识都浓缩在小小的“树名”上。数学中的“角”“距离”等概念可以随时迁移到课后的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模拟地铁空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场所之一,从世界地铁的密度到太原地铁的规划,孩子们在这里分享地铁有关知识……学校创设的各种虚拟和实地空间是一个个集烘焙空间、露天花园、探秘空间、校园农场于一体的多元化场所,让学习、劳动、分享、休憩、游戏等活动都能协调地融合在一起。


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的劳动课程,是基于新时代下多种形态的劳动课程:居家生活技能课程、校园服务劳动课程、“寸功园”农耕课程、社会公益劳动课程、项目化劳动主题课程、设计制作类劳动教育课程、“百年红色”精神教育课程等。


劳动评价将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生活实际应用三者紧密结合。通过过程性评价、增值型评价、终结性评价,潜移默化提升孩子的劳动综合素养,这也是“新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


课程建设,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搭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凝结了无数教师、家长还有孩子的付出,这种劳动成果更加珍贵。


中车分校劳动教育的特点


1.建筑空间设计处处隐藏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场域。

2.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实际生活连接、课程体现时代性,符合新时代儿童心理认知。 

3.劳动教育通过全方位,全课程,渗透连接家校社。


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的育人目标是“爱运动  会阅读  善思考”,学校从空间设计到课程实施,紧扣育人目标,用劳动教育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贯穿起来。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更是中车分校劳动教育的鲜明特点。


在中车分校,物理空间就是孩子无声的老师,有着丰富的可发掘的教育内容;学习方式模拟更多的社会场景,为孩子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劳动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就是孩子生活本身。



新时代下新建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类型


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应真正从理念、方式等方面为劳动教育赋能,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深入理解劳动教育内涵,建立全面的劳动教育观,从而在更深刻的内涵、更广阔的领域把握劳动教育观念,提升对“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和劳动教育的价值认知水准。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考验着教师们的教育智慧。


在中车分校,劳动就像游戏、品格一般,贯穿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孩子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中车分校学生一日学习生活


二年四班蔡经纬入校后在电子班牌前“报到”,走进教室后把书包放进小小置物柜里,瞧,备用雨衣、水壶、书包,整齐有序,各就其位。在学校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要求让他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老师也不会越厨代庖。他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贾老师在课堂上接二连三抛出了需要孩子们自主探索的问题。


三年二班曹予涵的第二节课是数学,赵老师将全班孩子分成5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督促学习,紧跟国家教改步伐,为满足不同授课形式的不同需求,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益智工坊”选用了便于组合的互动式课桌,这种课桌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课堂形式的转换,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


上午的大课间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而且可以给孩子提供多元培养和特质发展的空间,孩子们走进了“晓书房”,走进了“彩虹谷”,走进了阅读共享区,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阅读完毕,孩子们会自觉整理共享区内的书籍,和老师们一起及时修补破损书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互助与爱物等好习惯。老师和孩子们还自制了许多小游戏,打沙包、翻花绳、放风筝。让学生在动手体验的劳动中,获得价值感和自信心。


下课了,孩子们牢记“课间三件事”,推回的小椅子下课可以方便通行,提前准备下一节书本让孩子们充分做好学习的准备;主动清洁地面可以创设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既落实了劳动习惯的培养又增强了学生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意识。


体育组教师群策群力,精心编排了原创课间操——“微笑礼仪操”和“活力武术操”,融合了音乐、礼仪、武术、舞蹈等多种元素。丰富的内容,欢快的节奏、动感的音乐、有效的锻炼,课间运动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


中午放学,下起了绵绵细雨,孩子们身着橙色雨衣整队出校门,橙色是三四年级的雨衣专属色,再加上放学语音系统,放学队伍整齐有序,避免了校门外拥堵。平时在书包柜备好的雨衣派上了用场,整理雨衣已经成为孩子们一项熟练的技能。


中车分校的劳动教育观


中车分校的孩子从入校起,学校史,知校情;看变化,悟成长;积力量,向未来。孩子们看到来自校园里每位老师和保安、保洁、园林叔叔阿姨的付出,这都是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这个词在每个孩子入校的那一刻起,开始萌芽生长。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但我们始终认为:孩子们不是不珍惜劳动成果,而是没有理解什么是劳动成果,缺少看到劳动创造的过程与平台。孩子们不是不想劳动,而是没有参与到劳动中,没有体会过劳动带来的乐趣和智慧。孩子们不是不会劳动,而是教育的步伐太快,目标太明确,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和机会。


从2019年9月学校办学至今, 19个月,570天, 中车分校搭建各种平台,让孩子看见:从校内、校外到社区,从老师、家长到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都是劳动者,我们每日从生活点滴到学习成长,都是在享受他人创造的劳动成果。中车分校的孩子,需要做一个有心的孩子,每天都应该学会留心观察如何创造劳动果实。


让孩子体验:从学校到家庭,从社区到社会,学校以“实践和创新”为抓手,吸纳优质社会资源,搭建“班级小课堂” “家庭中课堂” “社会大课堂”,将实践作为培养孩子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


认知是基础,体验是关键。这是中车分校的劳动教育观。



新时代下新建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突破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


劳动教育是什么(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图片


劳动教育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教育教什么——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


劳动教育怎么教——劳动教育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是怎样实施劳动教育的呢? 小学阶段塑造劳动价值观的过程中,不可抽象,要具体细化;不可强制,应自觉悦纳;不可割裂,要“五育融通”。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的做法是开展劳动教育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课程建设为依托。


2019年11月,学校参加了山西省教育科学院“项目化学习课题研究”,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实施,邀请省内专家进行研究指导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了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态度等现状。


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车分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群+模块+主题” ,三大课程群,九大模块, N个主题。


基础性劳动教育课程


基础性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居家劳动、 校内劳动、社会公益三个方面,我以居家劳动和社会公益为例。


(1)居家劳动


参考《太原市小学生品德素养成长发展指导细目》,联系学生实际,制定各年级劳动教育项目及目标。以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一学期为例,共17周,除国庆休假、考试、研学等活动,可用13周可开展劳动教育,我们三年级共设置10项内容,每一项设置都紧扣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年级的家务劳动清单包含以下内容:

图片


以上10项内容在一学期内完成,自评和家长评每项达到4星以上,就可以获得印章。十枚印章集齐,就可以换一张“心愿卡”。


图片


心愿卡的设置,是中车分校进行劳动教育评价的一个新尝试。在孩子们完成本学期的劳动清单后,会随机赠送一张心愿卡。比如心愿——由班主任老师陪同在“随园小食”就餐一次。孩子们觉得能和自己喜爱的老师共进午餐,是一份荣耀,从而会觉得劳动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在就餐时自觉排队,餐后擦桌子、搬椅子、洗餐具,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气质。


本学期开始,在逐步细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完善“考级勋章式”评价制度 。即按照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学校劳动清单等要求,制定十个等级的达标要求(类似钢琴考级),学生达到等级要求即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获得全部十级劳动证书即可获得学校劳动勋章一枚(学校最高荣誉)。学生毕业将有望得到“运动勋章”“阅读勋章”“思辨勋章”“劳动勋章”,三枚勋章以上获得者将成为学校永久荣誉学生。


今天的孩子并不缺少物质层面的关怀和父母长辈的宠爱,但凭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劳动成果”,为孩子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将成为孩子沉淀的素养和成长的动力。


(2)校内劳动


中车分校是2019年刚刚投入使用的一所新校。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在教学楼顶层设计了六片农耕种植区,每片面积32平方米总共192平方米。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孩子们从古诗词中选取了“寸功”二字,赋予这片土地更多认识自然、遵循规律、自我激励、生长愿景”的含义。


在新生入校的九月习惯养成课程中,当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近寸功园,一个一个问题脱口而出。这是做什么用的?土地这么硬,怎么种呢?小苗是如何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我们该种什么蔬菜呢?从孩子的好奇心开始,问题包罗万象,思考在每个孩子脑海里迸发出智慧。基于孩子的认知需求,我们用这片土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以问题为导向,农耕课程应运而生。第一阶段的课程“我和寸功园一起生长”,从2019年11月开始,从如何平整土地,土地解冻的过程,如何用铁锹翻土,山西土壤的特性四方面开展课程研究。


为方便孩子们开展研究,根据孩子有关劳动工具的调查报告需求,学校专门为孩子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工具,根据孩子的身高,把铁锹进行了截取,在使用铁锹的过程中,力学知识悄悄渗透在孩子的学习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喜爱与安全的考虑,把铁锹等工具的颜色与学校整体色系相统一;点点滴滴了解气候变化对土地的影响,师生共同测量解冻土地,分析日照与土地解冻的关系,一份份测量报告,一组组绘制的表格,一铲一锹,一耙一量,在探究中,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孩子表达着对劳动的致敬。


在第二阶段种植作物研究中,孩子们又以“节气与农作物、蔬菜的特性,时令蔬菜,营养价值”四方面进行研究。今年谷雨前,孩子们和老师们冒雨在寸功园里种苗,一株株小苗,一粒粒种子,带着孩子们的希望,被雨水滋养着。浇水、除草、如何防虫,不同学科教材里的种植知识走进我们的“寸功园”,去年至今,师生共同育土、翻地、播种、浇水、亲手种上菜苗,在课程中,孩子们了解了四时更替,季节的意义与生命成长;韭菜、西红柿、黄瓜、玉米、卷心菜、水萝卜、秋葵……生长形态不同,周期不同,味道不同,却又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思辨能力悄悄在孩子心中萌芽;除了常规的种植,无土栽培的技术节水,不仅高产,应用还广泛,在查阅资料中孩子们还了解农业的发展动态;经历了春耕、夏长,看到自然生长的力量,品尝过秋收、冬藏,历时一个完整的过程,孩子们看着蔬菜的生长,蔬菜也努力不负孩子们的付出,相互看见,让农耕课程赋予了生命教育的意义。


图片
图片


在第三阶段收获与分享过程中,语文中的诗词,数学中的产量,科学中的自然因素,健康课程中不同营养的重要性……孩子们将浸透自己付出的蔬菜送给爸爸妈妈,送给社区的叔叔阿姨,送给为这所学校建设付出的人们。劳动升华了孩子们的感情,小小寸功园里,包容的是孩子们的大世界。


课程就是经典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我们就是要把社会生活中那些典型的部分抽取出来进行浓缩和提纯,把它变成学校的课程。


(3)社会参与


下面是三年级的一份劳动清单:

图片


拓展性劳动教育课程


(1)学科实践课程


学科内实践课程就是与学科紧密相连或者由学科知识衍生的劳动实践课程,例如“益智工坊”系列劳动实践课程, “有趣的数独” “一米线的距离就是爱你的距离”等数学课程;“认识不同建筑材料”的建筑课程;“节气的味道”传统文化课程;“我爱我的中车校”校史课程等。


2)项目化的劳动实践课程


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劳动教育是对其他各育的综合实践运用与成果的检验。中车分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运用“项目化学习思维”进行劳动教育实践。


来看一个项目化思维的劳动实践课程《不同味道的饺子》。《不同味道的饺子》是在冬至背景下开展项目化学习。


任务驱动: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在太原,有没有关于饺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饺子需要准备什么?人员怎么分工?饺子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包法?在老师们指导下,孩子们通过成立顾问团队、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了冬至劳动实践主题———不同味道的饺子。


任务分解:(1)孩子们提前向家长了解相关劳动技能,并在家练习,这也是一段亲子家务劳动。(2)校园劳动实践----包饺子。当孩子们把来自不同家庭的饺子馅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才发现,各个家庭的饺子馅大有不同,馅料里边大有学问(营养搭配、个人喜好等)。在家练习的和面技术,当自己操作时,才发现,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面的软硬,面的软硬和饺子的成形、口感有直接关系(劳动也需要思考)。(3)满满的收获,孩子们品尝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笔下画的饺子,诗歌里朗诵的饺子,还不忘给爸爸妈妈带回自己煮的饺子。


在活动准备过程中,孩子们理解了饺子的寓意,在实践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劳动兴趣,和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一力”的专家潜心求教的互动。结束后,自己的成就感和分享的幸福感,都扎扎实实在课程中浸润了劳动教育。


2021年初,中车分校把劳动教育与研学活动整合起来,正在着手进行系列研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创造性劳动课程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我校在建校之初,将“信息化学校的建设”作为学校的核心内容,从设施设备、平台应用、素养提升、连通社会发展”等方面,搭建了较为成熟的平台。孩子们在学校搭建的各类课程资源中,不断生长“好奇心”,不断进行研究性学习。


我校学生考勤实现了人脸识别考勤功能,孩子们入班前只要在电子班牌前扫脸就可以实现考勤记录。刚投入使用的一天早晨,我们看到二年级一对双胞胎兄弟来到班牌前,哥哥扫了考勤后准备入班,这时弟弟却着急了,因为弟弟怎么也扫不成功,于是,兄弟俩在班牌前开展了一场“研究性学习”,哥哥扫脸成功,弟弟再怎么扫,也无法识别。终于,弟弟想到一个办法,他从自己胸前取下校徽,放在扫描位置,班牌显示出弟弟的头像,兄弟两一下欢叫了起来。随后不久,又一个项目化学习《电子班牌扫脸考勤为什么不认识双胞胎,而校徽却可以成功》在这个年级展开了。


当我们从体力劳动以及一些常规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之后,今天的劳动教育就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就这个案例,它更多蕴含着孩子们的心智和思维方式,更多地着眼于提高孩子的思考力、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些能力正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



中车分校劳动课程低年级阶段实施具体案例


在班级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本着多途径实施、多角度创生的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真正建立劳动技能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带领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养成核心素养。


图片


多途径实施,推进劳动技能教育新样态


(1)我是设计师


新建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孩子们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审美课程。落实到班级当中,教室环境布置、楼道外墙布置,就是一个充满创意、充满设计感的项目。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以:“营造有温度的班级环境”为核心理念规划设计,如:布置教室后墙、教室外墙、设计课程表、值日表、领读表等。老师将设计主题下发,由班级的宣传委员带领小伙伴们设计完成各项活动。在这期间,孩子们自主规划工作时间:课间十分钟、晨读午写之前,都成为他们发挥创想的时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时间管理的能力、培养了审美鉴赏情操、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图片
图片


经过孩子们亲身思考、设计的校园,一板、一墙、一角都自带光芒。


(2)我是小主人


校园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是每个孩子的家,从入校起,就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坚定自身的责任感。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是学校、班级的小主人。因此,校园管理也由孩子们来负责。


设置楼道警官:课间驻守在楼道中提醒同学们轻声慢步靠右行。设置安全管理员:在校园中提醒孩子们玩耍时注意安全。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养成了整齐有序的入校习惯。设置节能使者:负责在课间操、放学时帮助班级、楼道关灯。设置护花使者:负责给班级和楼道的绿萝浇水。一草一木皆世界,在爱护绿色植物的同时,生命教育课程也在彩虹谷悄悄开展着......一场春雨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蜗牛,老师们随即在课堂上讲解有关小蜗牛的知识点,在润物无声中,孩子们学会了爱护生命,好奇心也被激发出来。


图片


他们真正喜欢学校、爱护校园、自觉主动地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是因为孩子们懂得,这都是我们精心创造的劳动成果。


(3)我是环保小达人     


随着《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颁布,生活“垃圾分类”也逐渐融入每家每户,做为新时代的少年,孩子们从小就应当树立环保、文明的生活理念。学会垃圾的分类收集,也成为学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在班会课堂里,班主任老师带着学生亲身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学校给每个班配备了学习垃圾分类的模型,其中包括:分类垃圾桶、各类物品、食品卡片、环卫车等。


课程开始,老师和孩子们互动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并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测不常见的垃圾类别。然后依次请孩子们将这些卡片投入相应的垃圾桶中,并做出讲解。他们在玩的同时,也对垃圾分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逐渐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4)我是传承者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智慧和精神追求。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每个班,也带领孩子们投身于传统节日中,亲身感知传统习俗、体验优秀文化,将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


在春节来临之际,班主任老师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年味儿活动。节前熬制腊八粥、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正月包饺子、春节做花灯、十五滚元宵等,都成为劳动课程深入到孩子们身边。


图片


传统节日的继承,深化了孩子们的文化情感积淀。这些精神、这些传承,将支撑我们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


(5)我是生活的有心人


我们还将劳动课程与书本教材结合起来。上周,二年级的学生刚学过一篇课文《千人糕》,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任何一样东西的背后,都凝结着成千上万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在今年的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随即展开了“弘扬传统,缅怀先烈,耕种希望的清明主题活动——“种子”手作课程。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本就是一个播种粮食的季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引导孩子学会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


图片


他们亲手画下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对祖国的祝愿,又小心翼翼地用胶水将豆子、花生、米类等粮食粘在作品上,创作完成一张张精美绝伦的画作。清明的种子,不仅在土地中生根发芽,也在孩子们的心中吐出新枝、茁壮成长着。


多元化评价,激发劳动热情新高度


(1)融合新媒体,宣传展示新果实     


劳动课程的展示部分,班主任老师常常会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将他们参与劳动的经过拍照记录下来,做成美篇、抖音短视频等上传至宣传平台,让班级的劳动硕果走出去。


(2)联系家委会,劳动课程结“硕果”


学校的楼顶有一片寸功园,高年级同学种下的玉米、西红柿、大辣椒、茄子等,都在新学期长出了新枝。楼上的哥哥姐姐们用种子播种,楼下的弟弟妹妹们用努力播种。


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班里开展“农夫果园”种植活动。孩子们说没有种子怎么种?我告诉他们,有努力也可以。平时老师奖励大家的小奖章、背古诗的小红旗等,都是对大家努力的认可,积累5个奖励可以换一片叶子,3片叶子可以结出一颗果实。那究竟种什么呢?在大家的举手表决下,我们班决定种芒果!到期末,每个孩子都收获了一个香甜的大芒果,非常开心!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劳动课程的开展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学科联系生活的感悟,体悟到了劳动成果的珍贵,相信中车分校的劳动课程已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回忆,和一层又一层深厚的人生底色。



中车分校劳动教育课程中年级具体实施


“桃花要趁东风开,幸福要靠劳动来。”我们在躬耕求索劳动教育的课程土壤上,坚持源源不断地给孩子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分别在课程教学、校内活动、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融入劳动教育,积极进行探索实践。


图片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


课堂日常中渗入劳动教育。从进校园的第一天开始,孩子们就自己整理书包柜、整理桌兜、学习叠雨衣,运动会的时候我们还把穿、脱、叠雨衣和系鞋带列为集体项目,让孩子们真正去掌握这项技能。综合课上,孩子们还会学习如何包书皮,虽然刚开始有的孩子包不好,但看到自己亲手包的书皮时总是格外开心。同时,每年学校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系列活动课程,以每一次课程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喜悦。


在“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中,孩子们自己动手捏花馍、包饺子、画糖画……将“非遗”文化与劳动课程相结合,在劳动中加强合作,在劳动中加强智慧。


图片


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培育孩子探究实践精神,尊重兴趣、基于经验、联系生活、着眼发展,让孩子们过了一个有滋有味的冬至。在“三八”妇女节活动课程中,不同学段的孩子们都藏着自己的小惊喜,有的会给妈妈梳一次头发,有的会帮妈妈收拾房间,还有的会在妈妈起床前,和爸爸一起制作“爱心早餐”……在我们看来是一次小小的举动,但却是孩子们真实的表达。


关于评价,老师们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让惊喜随时发生,以促进我们劳动教育的实施。去寸功园播一粒属于自己的小种子,和喜欢的老师一起去“随园小食”共享午餐,当一次领操员、去益智工坊嗨玩一场……其实每一种经历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观,这些体验远比从书本中得到的来得真实,来得有意义。


图片

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学校以“寸功园”为载体,创建劳美空间,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出发,双脚踏进泥土中,感受自然田园,体验劳作乐趣。


图片


实行各班承包责任制,一共六块地,每块种的蔬菜都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时令特征种有西红柿、玉米、豆角、黄瓜、韭菜、秋葵等。同时我们还会邀请家长和我们一起参与,孩子们与土地交流、与自然对话,他们精心的管理自己的菜园,浇水、施肥、除草……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感受“劳动创造美”的快乐,唤醒孩子们对自然、对大地亲近的本能,让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习惯,体验耕耘中的辛苦与劳动后的喜悦。


图片


在自然中劳动,处处有学问,时时能探究。在收获硕果时,我们还会一起品尝水萝卜的香甜、黄瓜的爽口,摘下校园的山楂,加工成一串串酸甜的糖葫芦。同时我们还会把各样蔬菜组合打包,送去社区,送给家长,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孩子们的心头,劳动教育也变得生动起来。


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我们要积极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还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疫情期间,我们每周都有不同的体验作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们以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等方式展开。同时还会开一次关于劳动主题的班会让孩子们畅所欲言,真正做到在劳动中体验父母的辛苦、体会劳动成果获得的不易。


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劳动与他们的动手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劳动不仅仅只局限于家务,学校联合社区充分让学生与日常生活打交道,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堂丰富的“生活课”。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劳动工具走出学校,走入社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图片


孩子们热情高涨,手拿扫把、簸箕、抹布等工具,一丝不苟地清理垃圾,擦拭宣传窗、清除墙壁上的小广告、擦抹健身器材等社区公物,大家互相配合,不怕苦累,做到了清洁一处,靓丽一处。


在志愿服务活动期间,有的学生说,尽管很累,但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区做点事情,内心感到无比的快乐;也有学生说,这次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们还要走到更广阔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回到校园后我们便能见到这样的身影,穿着红马甲的他们时刻穿梭在走廊,楼道的小纸团不见了、“晓”书房和共享区域里没摆整齐的书回到了原位。


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的全过程,使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孩子的生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创造力被激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师研讨:湖北天门教科院杨立清

图片

真正建立劳动技能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的劳动课程才能真正实施。


学校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接触最真实的生活,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使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图片
图片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锦绣苑小学校赵祥瑜


图片

山东滨州五小游新菊

图片

学校构建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确落实了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冯京广总结,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当中,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的规划与实施,明确提出整体规划劳动教育: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方案要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教育过程组织与指导及考核评价办法等。同时要基于学生的年段特征、阶段性教育要求,研究制定“学校学年(或学期)劳动教育计划”,对学年、学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作出具体安排,特别是规划好劳动周等集中劳动,细化有关要求。使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相互配套、衔接,形成可持续开展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和要求,首先要做好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这对学校是个挑战,考量着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理念与能力,需要领导和教师全员参与努共同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创新。山西省实验小学中车分校团队分享了他们将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整合实施,在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内容详实,成果丰硕,令人赞叹,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和思考。


来源: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