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研学旅行网
首页 > 政府声音

教育部:指导学校结合研学旅行开展劳动教育

2021-04-14

图片

近日,教育部就全国人大代表对“关于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与“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议”时做出了最新回应。

1

教育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对“关于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时透露:

要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和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等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支持实践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基地

中小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经费可通过学校、幼儿园的单位预算,或地方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等渠道列支。

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合理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支持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家校社协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共同营造实践育人的社会环境。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大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力度,丰富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分类指导力度,确保实践活动场所和实践教育的正确方向。

二是搭建更多平台,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引领辐射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活动开展,优化设计研学实践线路和课程。

四是进一步做好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按照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经费,严格绩效考评,实现更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在回答“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议”时,教育部回复: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

202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号),对劳动教育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每个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两个文件为新时期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设计图和施工图。

二是纳入学校课程内容。推进实施劳动教育,在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增加劳动教育内容。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

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适当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三是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指导各地各校改进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结合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把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是抓好劳动场所建设。形成以营地为枢纽,以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教育资源体系,涵盖各类农业基地、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重大工程基地等,为各地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劳动实践创造条件。

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要求。

一是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教育教学,鼓励指导中小学校结合地方特点,整体设计、分年级推进开展劳动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是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三是强化劳动实践平台建设,推动创建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来源:教育部官网 研学头条

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
研学旅行网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华夏新锐(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31541号-1

总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院东楼

运营中心:山东省济南市青年东路18号山东广电产业大厦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国咨询热线

18611570377 010-57166767